盛泽实验初级中学校本课程建设分级目标
日期:2020-04-28 08:20:48  浏览量:11

(一)课程设计背景

新的课程改革给基础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每一位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我校多年来坚持以办出“特色学校”为目标,结合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认真做好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践工作。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学校和地方课程要占总课时数的10%12%,这就要求“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是在中小学多年来实施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活动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的课程开发策略,也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自主开发的部分课程,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

(二)课程目标

我们把校本课程的目标取向确定为使全体学生主动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学生的需求兴趣是校本课程目标开发的起点。

总目标:以课改为载体,坚持拓展和深化学校特色(我校是AA级科技特色学校),努力实现学校课改总目标。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灵魂,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同成长,把学校办出特色,办出质量。

具体目标:

1.让学生在兴趣和特色中陶冶情操;在实践与体验中学会学习。

2.让老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发展专业水平,形成我校一支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队伍。

3.形成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科学管理队伍及评价体系。

(三)课程内容的选编

《多彩的电子世界》:分与初学者谈电子制作、简易电池的制作的实验、自制简易直流电动机、短时间应急灯、用微风电扇作交流电源、电磁双蝶、趣味电子“爆竹”、水开报警器八部分。在教材编写时把握基础性,体现先进性。教材对于每一个知识点及其教学要求,都反复进行了分析研究,以便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教材设计了许多观察活动和探究活动,通过大量的实验、观察、操作,引导学生获得感性经验,理解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还结合由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编写的实验教材《电子电工》,对本校本课程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智力七巧板》:2007年,我校在完善原有校本教材的基础上,又开发了《智力七巧板》这一校本课程。本教材共有八个章节:认识七巧板、按样拼图、按图分解、按题拼图、观察创造、举一反三、一图多拼、自由创造,内容安排是根据学生思维规律逐步加深,每一章节的结构设置也是根据内容在统一的基础上有变化。

(四)课时安排

《多彩的电子世界》:根据校本课程的目标和教学内容,每学年安排40课时左右,每个活动项目2-3课时。教师可根据本校情况、学生实际,对教材顺序、课时安排和教学内容做适当调整。在时间的安排上,根据需要做到分散和相对集中相结合,根据初三年级安排的总课时数,分配到若干个星期中。每两周单独的一节课是用来解决技术难题。有时把校本课程跟《物理》整合在一起,有时可能还要与相关学科打通使用。在平时实际操作中,往往一些项目的操作是在课余进行的。

《智力七巧板》:本教材作为初一必修教材,每周1课时,总课时数为32节,一学年授完。正是学校把《智力七巧板》设置为初一年级的必修课,所以最近几年我校学生在吴江市七巧板比赛获得了很好的成绩。

学校在课程实施的空间安排上,不拘一格,充分利用学校资源,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充分体现课程管理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五)课程实施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不能等同于编教材,或者说主要不是编写学生统一使用的人手一本的教材,而应该是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更多地采用活动形态以及为开展活动而提供给教师一些参与性的课程方案。对于我们来说,校本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类型,在开发过程中要认真学习校本理论,更新观念,坚持基本原则,增强校本课程开发的科学性。

1.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我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发展个性,开发潜能,培养能力,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最大育人功能,让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

2.发展学校特色的原则。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充分汲取学校在以往办学中形成的宝贵经验,发挥自身优势,挖掘自身潜能,利用自身资源。不效仿,不照搬他校做法,充分体现本校师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其具有鲜明的、独特的自己学校的特色。

3.三级课程互补性的原则。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的有机整体,拥有共同的培养目标,实现不同的课程价值,承担不同的任务,履行不同的责任,从不同的方面促进学生的发展。三者不能替代,不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挤战占校本课程,也不能将校本课程变为国家课程的延伸、补充和翻板。这里的互补是课程形成的互补。

4.多样性原则。学校课程开发,无论是课程设计,还是课程实施与评价,必须自始至终以具体学校和具体学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为出发点和归宿,才能凸显学校课程开发的个性化特征。

5.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原则。在开发实施中讲求价值与内容、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6.自主、灵活性原则。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让学生自行选择校本课程项目。在学习过程中,允许学生调整选择,让学生、教师都有选择、创造的权利,不强行分派。

7.实践、创造性原则。给学生实践、体验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玩乐中增加学习的体验、激励创造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特长。

(六)课程教学实施:

1.成立领导机构。在学校统一领导下,成立校校本课程开发实施领导小组,具体领导、组织、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2.抓好教师培训,开办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培训活动,调动全体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学习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法;懂得实施校本课程;搞好校本课程的评价。

 3.根据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做好开发、实施的协调、安排实施、检查等工作。

4.建立分层分项管理、检查、评估制度,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工作。

(七)课程评价:

作为校本课程实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从评价的对象上看,校本课程的评价应包括教师和学生;从评价的内容上看,既要关注知识能力,又要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既重结果评价,更要有过程评价。这必然要求我们建立一种多元主体参与的科学全面的课程评价体系。 评价是提高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质量的保证。

1.成立校本课程评价领导小组,组织、指导、检查好评价工作。依靠教师、学生、家长,搞好全员评价工作。

2.对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看它的正确性、全面性、可靠性。同时评估对它管理的评价。

3.对课程设计的评价。主要进行开发与实施的科学性、内容、安排效果的评价。

4.对校本课程实施的评价。重视过程性评价,提高师生发展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